交行温暖了,需要降额吗

[复制链接]
3569 24
GREY.BEAR  钻石会员  2023-4-30 14: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Argorse 发表于 2023-4-30 10:04
我还以为交行境外很好用😂
交行境外以前是很好用的…因为3-5年前还有20倍积分的活动可以报名,外加本身白麒麟的3倍海外积分比例就可以轻松获得日常的23倍积分。不管是抵扣年费还是转换里程的比例都非常实惠,个人感觉是国内银行发行的无出其右的利于境外旅行的卡片了。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交行就逐渐开始添加各种附加条件来限制积分的获取,例如通过设置境外线上或线下,最低消费门槛,限定商户类型来制约。
再后来就改为了10倍积分活动,同时附带类似的限制条件。当然我觉得10倍的时候交行还是很易用的就是了。虽然不能获得很多积分,但是正常的消费者随手薅一个抵扣年费的羊毛还是可以不费力的做到的。(这里要排除本身可以免年费的优质客户)
接着就到了悲惨的2023年。自从进入了2023,交行就不再广泛开展海外的多倍积分活动了。的确后来跟进了香港等地区的返现,可是对于不在这些特定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就依旧等于没有多倍积分的活动。再加上这次的里程兑换比例改恶和飘忽不定的国泰航空的后续兑换合作的问题,可以说交行的海外用卡优势受到了极大打击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从另一面来讲,如果后期睡着后期海外出行整体流动的恢复,交行还是有可能配套更新更多地区与国家的营销活动也说不定。可是恶化的兑换比例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噩耗,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一味的恶化比例恶心消费者还不如直接设置更符合运营方成本控制的更低的上限比较合理。亦或者针对刷免用户设置更高的比例,灵活对应年费卡用户也还更为合理些。
不管怎么样吧,从他们这次的修改来看,应该是里程兑换的成本对于运营方来说越来越难以承受了吧。但从整体来看,也与大环境上银行与收单机构能够获得手续费比例有一些关系吧。我个人认为,国内的刷卡手续费本身就相对于别的国家较为低廉,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讲当然是利于用卡实际并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实际国内的支付宝微信等对于卡组织的业务蚕食还是更大一些,对于信用卡持卡人来说类似的红利消失长期来看几乎也是不可避免吧。
鲜花 (1朵) 鲜花榜
Argorse2023-5-1 09:10
送了1朵鲜花:  Life is better when shared!
Argorse  白金会员   楼主| 2023-5-1 09: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GREY.BEAR 发表于 2023-4-30 14:12
交行境外以前是很好用的…因为3-5年前还有20倍积分的活动可以报名,外加本身白麒麟的3倍海外积分比例就可以轻松获得日常的23倍积分。不管是抵扣年费还是转换里程的比例都非常实惠,个人感觉是国内银行发行的无出其右的利于境外旅行的卡片了。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交行就逐渐开始添加各种附加条件来限制积分的获取,例如通过设置境外线上或线下,最低消费门槛,限定商户类型来制约。再后来就改为了10倍积分活动,同时附带类似的限制条件。当然我觉得10倍的时候交行还是很易用的就是了。虽然不能获得很多积分,但是正常的消费者随手薅一个抵扣年费的羊毛还是可以不费力的做到的。(这里要排除本身可以免年费的优质客户)接着就到了悲惨的2023年。自从进入了2023,交行就不再广泛开展海外的多倍积分活动了。的确后来跟进了香港等地区的返现,可是对于不在这些特定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就依旧等于没有多倍积分的活动。再加上这次的里程兑换比例改恶和飘忽不定的国泰航空的后续兑换合作的问题,可以说交行的海外用卡优势受到了极大打击也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从另一面来讲,如果后期睡着后期海外出行整体流动的恢复,交行还是有可能配套更新更多地区与国家的营销活动也说不定。可是恶化的兑换比例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噩耗,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一味的恶化比例恶心消费者还不如直接设置更符合运营方成本控制的更低的上限比较合理。亦或者针对刷免用户设置更高的比例,灵活对应年费卡用户也还更为合理些。不管怎么样吧,从他们这次的修改来看,应该是里程兑换的成本对于运营方来说越来越难以承受了吧。但从整体来看,也与大环境上银行与收单机构能够获得手续费比例有一些关系吧。我个人认为,国内的刷卡手续费本身就相对于别的国家较为低廉,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讲当然是利于用卡实际并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实际国内的支付宝微信等对于卡组织的业务蚕食还是更大一些,对于信用卡持卡人来说类似的红利消失长期来看几乎也是不可避免吧。
专业
交行十万额度前不用考虑降额的事情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头条报


快捷回复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